首先來推薦大家去個電影社團~點我
選了一張比較少見的海報,因為這張海報正好可以說出這部片的困境(笑)
從名字原本是失樂園改成聖約,就可以嗅出商業市場的壓力(?)
嗯....如果你把它當成太空驚悚片 看完以後應該很難不失望
再看看台灣是什麼爛廣告濫宣傳....
屍速太空....
怎麼會拿一部平庸的商業片的中文片名,...改一下做為一部經典電影續集(嗯...如過算的話?) 的台灣廣告slogan????
不是老闆給的指導壓力太大 就是對於電影真的看太少了 或是某個器官運作過度燒壞了吧?
好了 抱怨完台灣片商廣告...要來進入正提了 在討論聖約之前 先來講一下前期提要:普羅米修斯
======以下開始有微雷 主要在普羅米休斯======
當年不少人看完敗興而歸...."說好的異形呢?" "看不懂想要表達什麼?"
因為這部片沒有科幻迷預期的激烈異形大戰
Prototype異形(還不是經典款XD)
只跟工程師(片中的巨人,人類的造物主?)
玩了一會兒UFC(笑)
這就是全片最激烈的異形大戰了(扣掉前面的燒烤大屠殺?)
作為一個故事的首部曲,是個引子,該有得啟發 都有了
然而...片中沒有太多懸疑恐怖的梗...對於一部商業片來說,它缺少了很多讓人熱血沸騰的因子
所以說句偏激點的:不愛動腦的人看普羅米修斯絕對會睡著(笑)
只能說~雷利史考特的電影,通常都值得一看再看
想當年的王者天下(Kingdom of Heaven)我至少看了五六七八次....(離題)
探討自己哪裡來,是誰創造的,又為何而創造,又為何被遺棄甚至被計畫根絕
這一句話大概可以講完普羅米修斯的核心
人們以為自己是工程師的傑作,其實有可能只是意外的產物而已
片頭犧牲自己造成DNA遺留在地球的造物主 (也就是希臘悲劇 中普羅米修斯竊取天火給人類的原型)
有可能只是被放逐 在自我毀滅的過程中意外造成偶發的奇蹟
進而產生了 人
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造物者又想要利用異形的原體病毒滅絕掉人類吧~因為人類根本就不是祂們想要創造出來的作品!
在普羅米修斯中也可發現人在劇中的比重不高
多數人都是 出現 講話 送頭
有些連畫面也沒幾個 台詞也沒幾句就莫名其妙的領便當了
就算女主角找來了Noomi Rapace.... 說真的存在感也沒有比較重
問題不在演員 而是編排...人 在此劇中本來就不是主角
反而是大衛 才像是真正得主軸
劇情的最後...蕭博士帶著大衛 踏上的尋根之旅....然後就是下一部:普羅米修斯2(誤)
一直到最後,很多人期待的Alien才從工程師裏面蹦出來...這也可能是很多異形迷不滿的原因吧XD
=======以下開始有聖約雷======
先說說片名,原本暫定是 異型:失樂園
片中後段也有大衛的經典台詞:寧在地獄為王,也不願在天堂為奴
即出自於米爾頓的失樂園(有興趣的人可以把失樂園挖出來看,其中路西法跟片中的大衛有多處雷同)
不管是叫異形:失樂園 或是 普羅米修斯2 or 普羅米修斯:失樂園
其實都比聖約更切題
那....為什麼要改名 聖約呢?
無外乎就是市場考量
異形這個很久沒有正宗續集的精典科幻電影....所以票房上考量片 用異形會比普羅米修斯2強得多
另外聖約這個片名對於基督教世界來說...好感度絕對會高於Paradise Lost好很多
雖然說聖約也不會完全不切提 但個人還是覺得失樂園會更好啦~
然後這部片的神學/文學/藝術的引用可以說是大量爆炸 完全超出普羅米修斯的程度
影片一開始大衛彈奏的萊茵的黃金(Das Rheingold) 的 Entry of the Gods Into Valhalla
片尾的時候依然點選此曲
是大衛八號的創造者的喜好投射,還是自己也衍生出對藝術的偏好?(提示:希特勒也很愛華格那)
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尼伯龍根的指環(Der Ring des Nibelungen) (沒錯,就是指環王的原型XD)
可能會有更深的感受
這樣的鋪成 聖約中不只一處
大衛將雪萊的Ozymandias中詩句誤記成是出自於拜倫
兩個浪漫主義的文豪對於普羅米修斯其實都有很深層的迷戀,看到與表現的面向也不同.
大衛身為一個機械生化人,是個機器人,怎麼可能把詩句的來源記錯?
是系統出了錯?又或對於拜倫的認同感造成錯誤的投射?
還是大衛也進化到意識形態可以主導記憶與判斷(笑)?
瓦特與大衛 進化的奴役/傳統的自由 兩者之間也有不少的火花...全靠Michael Fassbender一人詮釋兩角
喔對了,看了很多國外評論,不少人的批判點是立足在"這不是異形的世界觀"
整個探討主軸好像回到了銀翼殺手(笑)
討論起生命是什麼 複製人會有靈魂這類的議題
其實我個人是更偏好普羅米修斯所探討的東西
題材的廣度更寬 歷史與文學的縱深更長
能讓人一看再看的價值也比較高
異形1-4 換一個導演就像換一部片一樣...
不是Sigourney Weaver撐著,後面大概早垮了XDDD
~~~再次回題~~~
有別於普羅米修斯,這部電影的商業考量成份增加不少
例如加入了更多異形的動作打鬥場景
異型更多 更早出現....
不過也因為這樣有些地方實在是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
例如:最後女主角硬要在飛船上與跳上來的異形博鬥實在是有違常理 (大衛...喔不,瓦特,不是應該你去?)
探勘未知星球的時候怎麼會連艦長也下去? (理論上應該是艦長在船上發號施令別人下去?)
Origae-6觀察了十年 卻沒發現工程師的星球更近更適合人居住?(還是...跟死星一樣可以動XD?)
除此之外 迷點也不少
大衛藏匿的地方,科技感非常落後...還有他的異型胚胎何處而來又如何製成? (細節鋪成太少...加上設定有些許違和感)
還有...在與瓦特打滾..不...是打鬥 最後的那短暫切掉的瞬間之後
大衛是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殺掉瓦特,然後換髮型,衣服,砍掉手臂,逃回聖約號?
最神奇的是....大衛上了聖約號以後竟然能使用瓦特的安全碼,母親(Mother 聖約號的終端機)對他的掃描竟然也沒有發現異狀
女主角冬眠後,大衛又能使用大衛的安全碼在聖約號上來去自如
這是不是也暗示了....有可能大衛的意識已經經由某種方法侵入或是感化了瓦特?
所以上船的可以說是瓦特的身/大衛的腦...又或是兩者已經融為一體?
也就是因為如此....才會有兩個安全碼都知道呢?
片中的彩蛋很多...多到真的只看一次我很難把他全部記得 想到 講出來
另外~關於大空驚悚懸疑的鋪成,聖約的表現是比普羅米修斯更優秀不少就是了...
各種異形的出現與爆破,應該也可以讓異形迷們稍微紓緩XD
角色的部份,聖約比起普羅米修斯更絕情
硬是把"人"的角色從劇中狠狠地抽離....從選角就看得出來(淚)
打個比方,全片對於因意外而代理艦長的Oram之" 信仰",實在是著墨也不多也牽強
人類的角色 實在是沒有存在感
似乎只是為了讓異形獵殺而存在於本片中 (既然叫聖約,怎麼不湊滿七男七女?我也不知道....)
而不像主角的主角大衛,才是劇中唯一的靈魂。
大衛的寂寞 大衛的憤怒 大衛的反撲
藉由"播種"滿足自己無法生育的缺憾,"毀滅"滿足自己挑戰造物者的輕蔑
所有這一切的種種,通通來自於大衛的獨特,聰明,與悲劇性。
挑戰造主者的人,最後的下場會是如何呢?
大衛的命運其實在這一集中大量的文/神學象徵提示下 未來的發展已經很明顯...
儘管如此,還是很期待第三部曲阿...
雷導已經高齡如此,真心希望一定要頂過去QQ 不然真的會讓人無限嘆息
結論:
如果沒看過普羅米修斯,建議先看完再看聖約;如果期望看到屍速太空,建議就不要浪費錢去電影院看
-FIN-